助力法治 超越自我
——2017新春寄语
陕西省律师协会副会长、榆林市律师协会会长 武广韬
依传统习惯,新的一年从春节后开始,故收假时寄语同仁,感恩社会,尚不为晚。
2016是我国社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法治建设、律师行业可圈可点的一年。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人心所向。律师作为法治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通过法律服务而助力法治的独特功能和不可忽视的社会作用,逐渐为党、政府和社会认可,可喜可贺。无论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深化改革决定》“普遍设立法律顾问制度”的推进,第九次全国律师代表大会的召开,中央政法委、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从律师和法学专家中公开选拔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办法》,司法部修改《律师事务所管理办法》、修订《律师执业管理办法》,司法部、外交部、商务部、国务院法制办出台《加快我国涉外法律服务发展的意见》,全国律协将制定实施《律师协会律师执业权利保障规则》,均在行业内外已经产生和将要产生更为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榆林目前已有律师事务所33家,执业律师392名,实习律师116名。省内一家律所设立了分所。律师在榆林经济社会发展、法治建设中的作用日益显现。欣喜之余,与北邻鄂尔多斯的44家执业机构、2家市外分所,500余名律师执业,近200名实习律师规模相比,深感距离和压力。南邻延安同仁所拥有的红色资源,毗邻关中、省会西安的优势,我们亦在望其项背。还有宁夏、甘肃、山西同仁与我们区域的服务交流日益增多,榆林律师既应有紧迫感和压力,更需以开放的心态,服务当下,以应有的责任,达到助力法治、超越自我的彼岸。
——始终把学习放在首位,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愿成为行业不渝的目标和同仁不懈的追求。
——拓展服务领域,全面落实尉俊东市长在2016年初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政府机关法律顾问全覆盖目标,尚需律师同仁努力践行。
——提高刑事辩护的参与度,无论刑辩数量,还是质量,目前尚有很大空间和不足。呼唤区域内、行业内有影响的刑辩律师出现和为大众所认可。
——公司、企业治理等非诉讼领域急需广大律师深化服务。榆林经过十余年高速投资发展,经济下行的客观影响,均需法律服务在导向、细致和终结中发挥作用,律师同仁在其中大有可为。
——针对榆林民间借贷引发金融危机的持续效应,律师应为全社会破解“执行难”深化服务。为此,吁请有关部门落实确定的对律师执业权利的保障,在查询、调查等权利行使上予以支持。
——律师同仁应更多履行社会责任,依法纳税,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履行法律援助义务。为地方立法献言献策。作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律师更应提高履职和参政议政能力。
相信在社会各界的理解与支持下,通过全体律师同仁的努力和职业服务,2017榆林律师在“助力法治 超越自我”的征程上会披荆斩棘,一路前行,取得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