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律师协会2015年工作总结和2016年工作计划
2015年,榆林市律师协会在市司法局及省律师协会的正确领导和及时指导下,以党的十八大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发展为主线、以规范为保障,积极引导全市广大律师为榆林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大力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在服务律师、业务开拓和自身建设等方面均取得新的成绩。目前,全市共有律师事务所30家,执业律师达354人,其中,专职律师332人,兼职律师22人。另有实习律师共98人。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服务创新,积极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
1.巩固基础法律服务市场,不断开拓新的服务领域。
全市律师共办理各类案件5188件,担任928家企事业单位常年法律顾问。其中办理刑事辩护代理2854件、代理民事诉讼4176件、行政诉讼754件、非诉讼369件,代写法律文书及解答法律咨询22537,提供法律援助524件,参加公益事业和社会活动共9764人次。在立足巩固传统法律服务市场的基础上,面对榆林市经济社会的转型和发展,引导律师事务所全面涉及公司破产、解散,金融业务等全新的法律服务。2015年,很多律师事务所参与了农业银行、长安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等案件竞标活动,与西安市区的律师事务所共同竞标金融案件的代理业务,取得了不俗的业绩,扩大了榆林律师的影响,提高了榆林律师声誉。
2.发挥律师在法治宣传教育中的作用,为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做贡献。
2015年,在全市基层法治宣传教育中,各律所凭借业务优势,组织律师深入服务区域,以案说法,认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树立了律师良好的社会形象。一年来,我市律师共参加公益活动计114人次。其中,义务法律咨询9442人次,参加公益法律服务105次,为社会提供法律知识培训44次。陕西富能律师事务所先后到榆林火车站宣传《劳动合同法》,与市工商联、市文明办开展“守法诚信进企业道德讲堂”,举办“送法四进儿童福利院”等活动。陕西文星律师事务所高建强律师和正北律师事务所张鹏律师向长安银行全体职工讲授“如何防范贷款风险”等专题讲座。这些普法活动的开展,受到社会的热烈响应,不仅提高了律师的社会影响,提升榆林律师的整体形象,更为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做出贡献。
3.做好律师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律顾问工作
一是做好“两会”服务工作。为进一步提高服务成效。今年省、市“两会”前,市局、市律协精心挑选了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工作热情高的优秀律师担任法律顾问,“一对一”全程为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两会”上依法提出议案、建议和提案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得到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一致好评。其中为省人大代表担任法律顾问律师38人、为省政协委员担任法律顾问律师18人。二是拓宽顾问服务范围。为取得实效,今年来,我市进一步建立健全与人大、政协等部门的定期联系制度,广泛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需求和建议。“两会”期间外,也积极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处理法律事务、审议地方立法,案件质询,关注和研究解决社会热点问题等方面提供及时有效的法律服务。三是加强监督考核。将开展顾问工作的成效作为“创先争优”活动评选先进的重要内容,对顾问工作开展优秀的律所和律师在评优时优先考虑,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全面推进顾问工作深入开展。四是严格工作月报制度。定期了解和统计顾问工作开展情况并上报省厅,对典型经验和先进事例及时宣传推广,加强工作信息交流。
二、服务律师队伍的素质建设和律师事务所规范化管理
一是组织全市律师全面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四中全会精神,紧跟时代步伐,努力践行“依法治国”,强化《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规范》的学习和教育,引导广大律师联系实际,提升服务理念,坚定社会主义法治信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二是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根据榆政司发[2015]65号,榆林市司法局关于印发《在全市律师队伍中集中开展全面依法治国教育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律协在司法局的组织安排下,有计划、有步骤的组织各律师事务所开展依法治国教育学习,保证每一名律师都受到全面、系统、深刻的教育,形成共识和行业凝聚。三是继续推进 “法治梦同担当百所连百县”法律服务主题活动,加强帮扶律所与被帮扶律所之间的合作,成绩突出。四是务实律师培训,为提高律师执业水平努力。2015年11月8月,由市司法局组织,市律协协办了为期两天的全市律师依法治国专项教育暨业务培训。组织律师学习《民事诉讼法解释》、《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等业务课程。在坚持传统培训方式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培训模式。根据陕西省律师协会于2015年3月4日发布《关于开通陕西律师网校的通知》,市律协要求全市律师积极参加网络培训学习,试用北京“点睛·政法网络学堂网” 600多个正版教学课件,上网教学课件种类能够满足律师对于业务学习的多样化需求,执业律师要求听满40课时,为律师继续教育培训开辟了新的渠道。五是关心律师生活,促进律师身心健康。一是按省律协安排组织3名律师赴厦门进行了疗养。二是安排9名老年律师进行体检。三是协会负责人在春节期间先后走访慰问了陕西文生律师事务所退休律师吴文、康生永,陕西天佑律师事务所退休律师薛x晓波,陕西文星律师事务所退休律师吴海升,向他们送上新春的祝福和慰问品、慰问金,武广韬等协会负责人还利用到各县办案机会,与名州、蓝图、华庸、秦北、英培等县域所交流,共商榆林律师发展问题。
三、律协自身建设取得成绩
1.初步形成新的工作制度和机制。
市律协去年10月份换届,实现会长、秘书长均由专职律师出任,并分设办公场所。新的理事会组成后,积极加强自身建设,重视制度建设,创新工作机制。目前,初步形成了会长总负责,秘书长主管日常工作,副会长配合的工作机制。同时,根据《榆林市律师协会章程》,制定了会长办公会、常务理事会、理事会和代表大会的召开期限及议事规则。2015,协会共召开六次会长办公会,一次常务理事会,一次理事会,并作出了相应的纪要,为律协工作的推进和发展奠定基础。
2.全面完成协会机构设置,逐步开展各项活动。一是完成专门委员会和专业委员会的设置工作,经四届二次理事会决定,共设置了七个专门委员会和八个专业委员会,并确定了主管副会长和主任、副主任人选。二是完成了副秘书长的选聘工作,经秘书长推荐,共选聘了5名副秘书长,并确定了每一位副秘书长的职责。三是聘任了两名办公人员,开展日常工作有了保证。
3.开通了“榆林律协网”。在经费紧张,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克服困难,终于开通了协会网站,并逐步完善和充实网站内容。网站的开通,不仅方便了律师间的交流,而且进一步加强了与省律协、市司法局等主管部门的业务工作对接,提高了律协的工作效率。
4.加强违纪惩处力度。落实对律师和律师事务所的投诉,努力做到“有诉必查,查必有果”,依法查处了5件对律师事务所和律师的投诉,维护了律师行业声誉。2015年11月8日,纪律专门委员会召开了第一次会议,确定了纪律专门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及秘书长的任命,设置3个调查组,一个办公组并安排相应的人员,使惩戒工作制度化,为进一步开展惩戒工作奠定基础。
四、全面完成执业律师年度考核和会费收取工作
根据陕西省律师协会《关于开展2014年度律师执业年度考核工作的通知》和收取年度会费、执业保险费的通知,在人员不足,第一次承接该项业务的情况下,认真摸索,从2015年2月26日至4月10日。对全市区内29家律师事务所325名执业律师进行全面考核。顺利完成了律师执业年度考核工作。并收取了2015年度会费、执业保险费,全面完成执业律师登记工作,分类归档并首次网上公示。2014年度榆林325名执业律师考核结果全部为“合格”。
五、加强对外交流与宣传,逐步提升榆林律师的良好形象
1.3月份与榆林市检察院联合举办了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座谈会。就如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规范刑事诉讼活动等进行了交流和讨论。提升了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对规范刑事诉讼重要性的认识,促进“抗辩式”诉讼的形成和实践。
2.5月13日至15日,市律师协会秘书长王卫东及市区多家律师事务所主任参加由省律师协会举办的“全省律师事务所主任培训班”,听取知名律师事务所和律师先进管理经验的介绍,为提高自身素质和我市律师事务所管理水平吸取营养。
3.6月初,武广韬会长参加“2015政府法律服务论坛”,与全国知名法学专家、教授探讨政府法律服务工作的相关问题。
4.精心组织参加市司法局举办的“庆七一”联欢活动。选送了优秀节目,共庆党的生日,增进了各律师事务所以及与司法行政机关间的交流与团结。
5.8月25日,省律协六届七次常务理事会在榆林召开。市律协安排专门人员为会议服务,向全省律师同仁展示了榆林律师的风采和精神面貌。
6.8月24日-25日,由市律协主办、陕西富能律师事务所承办的“陕晋蒙宁甘区域律师合作与发展——榆林论坛”成功举行。论坛邀请了吕梁市、鄂尔多斯市、吴忠市、陕西各市等律师代表及相关领导近200人参加,探索新常态下区域律师合作与发展问题。《民主与法制》主编刘桂明作了题为《地域·区域·领域——中国律师发展的新亮点 》的精彩演讲。论坛期间,参会代表们分组与正北、文生、东源、格道、纳智等五家律师事务所进行了深度交流。司法厅孔德勤副厅长、省律协赵黎明会长率省律协秘书处到市律协和陕西文星律师事务所检查指导了工作。论坛全体嘉宾参加了陕西富能律师事务所自行投资的榆林地标建筑榆商大厦2770平米新址入驻揭牌仪式。本次论坛是市律协2015年举办的一次重要活动,系统展示了榆林律师团结奋进,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体现了榆林律协的号感力和影响力。榆林市委、市政府对这次论坛和省律协六届七次常务理事会在榆召开十分重视,市司法局、文化局,神木县司法局、佳县司法局,神木县高家堡镇政府,石峁遗址、白云山、红石峡、镇北台等文管所及榆林32家律师事务所、《陕西日报》、三秦都市报、榆林日报、榆林电视台、榆阳电视台、榆林网等新闻媒体给予了大力支持。期间,市律协在《榆林日报》发布了《榆林律师社会责任报告》,编印了《榆林律师文汇》。《陕西日报》刊发了《榆林律师的行业现状调查》,扩大了行业影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7.积极参加 “陕西省青年律师辩论大赛”。选拔8名青年律师组成两个队参赛,其中一个队进入复赛,展示了榆林青年律师形象,促进了榆林律师的业务水平的提高。
8.积极对外交流。11月14日,由武广韬会长和王卫东副会长带领的部分律师参加 “陕西省律协三农暨公益法律实务论坛”,与全省律师同仁三农问题及公益法律实务问题,增进见识,提高业务水平。
六、存在的问题
从2014年9月换届后单独对外办公,主要问题和困难是:
1、缺少办公经费。会费收入无法维持协会日常开支,更无法开展大型活动,各专业委员会也无经费开展活动,许多交通、食宿等必要费用无法报销由工作人员自垫。
2、办公人员短缺。
3、规章制度不健全。
七、2016年工作计划(要点)
(一)基本思路
贯彻落实十八大四中全会精神,以榆林法治社会建设为目标,以服务榆林律师队伍为中心,建机制、优服务、增活力、促发展,全面提升我市律师发展事业,在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加强律师队伍自身建设和执业保障活动
1.加强政治素质教育,践行依法治国。
2.进一步加强律协与各律师事务所党建工作。
3.加强律师培训工作。
4.加强律师职业道德教育工作。
5.与市公检法加强交流与对接,做好维护律师权益保障工作。
6.加强惩戒工作,推进律师行业健康发展。
(三)加强律协工作制度规范化建设
从保障机制、惩戒机制、诚信机制、法律救助机制和行业管理机制等入手,加强执行力,实施新举措,将律协工作制度规范化建设落到实处。
(四)推进律协工作创新发展
1.加强对各律师事务所基础管理的指导。要求各律师事务所及时向协会投送简报,了解和掌握各律师事务所最新动态;同时对各律师事务所加强联系与交流,及时发现问题,共同解决问题。
2.加强专门委员会、专业委员会建设。制定相应的制度,要求每个“两专”委员会在2016年最少举行一次活动,年终汇报工作,完成相应职责。
3.加强对外交流与宣传工作。进一步维护并完善律协网站建设,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宣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