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副市长张海峰在“陕晋蒙宁甘接壤区域律师合作与发展——榆林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
脚踏实地 践行法治 做好新常态下的律师工作
榆林市政府副市长 张海峰
尊敬的孔厅长、省律协各位常务理事、来自陕晋蒙宁甘的律师嘉宾:
大家上午好!
塞上初秋,景色宜人,陕西省律师协会六届七次常务理事会和“陕晋蒙宁甘接壤区域律师合作与发展——榆林论坛”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祖国能源新都榆林隆重举行。首先,我代表中共榆林市委、市政府对本次常务理事会的召开和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对远道而来参会的陕晋蒙宁甘各位律师同仁表示诚挚的欢迎!对长期以来给予榆林律师工作大力支持的陕西省司法厅、省律师协会和榆林市律协、陕西富能律师事务所为本次会议召开和论坛举办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东临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宁夏、甘肃,北邻内蒙古,南接本省延安市。辖1区11县、总人口364.5万。地域东西长385公里,南北宽263公里,总面积43578平方公里。榆林是历代九边重镇,是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交融地。万里长城第一台、书法宝库红石峡、道教名山白云山、大夏国都统万城都印证着她悠久的文明和历史的厚重。近代,榆林又是共产主义最早传播的地方,是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革命和解放始终联系在一起,榆林中学、靖边小河、佳县神泉堡、米脂杨家沟、沙家店均留下红色的足迹。石峁遗址的发现,更是石破天惊地将我国史前文明提前一千余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举世瞩目的“神府煤田”、“陕甘宁油气田”的发现,以煤炭、石油、天然气、岩盐等8大类48种矿产资源富集一地,中外罕见。榆林一跃成为祖国的能源新都,建设中的陕晋蒙宁甘接壤区域中心城市。
榆林经济社会的发展,没有离开榆林律师贡献,35年来,广大律师克服种种困难,主动服务榆林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设和作为发展较快的落后地区社会转型,服务大局、辛勤履职、忠实法律,在政府法治建设、刑事辩护代理、民商事服务等社会领域发挥了独特的服务功能和不容忽视的社会作用,自身建设也取得显著成绩。目前,榆林已有律师事务所32家,执业律师330名,行业从业人员超过400名。市委、市政府对这支队伍是信任的,对他们的工作是满意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在京联合召开全国律师工作会议,这在我国历史上尚属首次。会议肯定了我国律师队伍的主流是好的,是一支党和人民可以依赖的队伍。榆林经济社会经过十余年的高速发展,因资源开发带来生态环境压力、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单一等深层次矛盾,在能源投资、金融借贷,房地产开发等领域已极具显现,这无疑呼唤着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呼包银榆经济区”已列入国家中长期规划,本月3日至4日,该领域第三届市长联席会议在榆林市召开,会议以“创新发展、主动适应新常态,务实合作、积极融入新丝路”为主题,十三地市共同签署了《呼包银榆经济区共建“一带一路”战略支点榆林行动纲领》等文件,为榆林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陕西省律师协会六届七次常务理事会和“陕晋蒙宁甘接壤区域律师合作与发展论坛”此时在榆召开,无疑是推动榆林律师事业发展,服务大局的重要举措,恰逢其时,十分必要。
律师要准确把握新常态下法律服务的新变化,认真学习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经济工作的政策和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讲话,充分认识新常态形势下对律师服务的新要求,进一步明确律师服务的方向和任务,不断强化自身素质, 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树立大局意识,恪守诚信本色,筑牢律师事业的基石。要履行社会责任,自觉坚持执业为民的宗旨,将律师服务与经济发展更加深度融合。主动服务“呼包银榆”经济区发展战略, 当好政府法治建设的参谋和助手,以本次区域律师合作论坛为契机,为跨区域发展提供更为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八月是榆林最好的季节,希望各位律师嘉宾会议期间多在榆林走走看看,对榆林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更多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十分感谢。
最后,预祝省律协六届七次常务理事会和 “陕晋蒙宁甘接壤区域律师合作与发展——榆林论坛”取得圆满成功!各位律师嘉宾在榆期间心情愉快,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谢谢大家!